剛柔結合板在設計方面比傳統意義的PCB設計要復雜得多,并且,需要注意的地方也特別多。特別是剛撓過渡區域,以及相關的走線,過孔等設計方面,都需要遵循相應的設計規則的要求。
1.過孔位置
在動態使用情況下,特別是經常對軟板進行彎折的時候,軟板上的過孔是盡量需要避免的,這些過孔很容易被損壞折裂。因此,在軟硬結合板設計中打孔的時候要避開結合區域一定的距離。
2. 焊盤和過孔的設計
焊盤和過孔在符合電氣要求的情況下,贏取最大值,焊盤與導體之間連接處采用圓滑的過渡線,避免直角。獨立的焊盤應加盤趾,以加強支撐作用。
3. 走線設計
在撓性區(Flex)若有不同層上的走線,盡量避免一根線在頂層,另一根線在底層它的相同路徑。這樣在軟板彎折的時候,上下兩層的走線銅皮的受力不一致,容易造成線路的機械損壞。而應該錯落開來,將路徑交叉排列。
4. 鋪銅設計
對于增強柔性板的靈活彎折來講,鋪銅或平面層最好采用網狀結構。但是對于阻抗控制或其他的應用來講,網狀結構在電氣質量上又差強人意、所以,設計師在具體的設計中需要根據設計需求兩害取其輕合理判斷,是使用網狀銅皮還是實心銅。不過對于廢料區,還是盡可能設計多的實心鋪銅。
6. 剛柔結合區的設計
在剛柔結合區,軟板最好設計在層棧的中間與硬板進行連接。而軟板的過孔在剛柔結合區就被認為是埋孔。
7. 剛柔結合板彎折區的彎折半徑
剛柔結合板的撓性彎折區應能耐100,000次撓曲而無斷路、短路、性能降低或不可接受的分層現象。耐撓曲性采用專用設備,也可采用等效的儀器測定,被測試樣應符合有關技術規范要求。
品 名:六層軟硬結合板
材 質:FR-4+PI
層 數:6層
板 厚:硬板1.0MM,軟板0.15MM
銅 厚:1OZ
最小孔:0.2mm
線寬線距:3/3mil
表面工藝:化學沉金
用 途:數碼產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