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電子制造領域,表面貼裝技術(SMT)和通孔插裝技術(THT)長期并存。傳統工藝中,先進行 SMT 回流焊,再進行 THT 波峰焊,流程繁瑣且成本較高。而通孔回流焊(Through-Hole Reflow, THR) 作為一種創新工藝,成功實現了通孔元件(THC)和表面貼裝元件(SMC)在同一回流焊工序中的焊接,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和可靠性。本文將深入探討 THR 工藝的原理、制程要點及行業應用,為電子制造企業提供實用參考。
通孔回流焊(THR)又稱穿孔回流焊,是一種通過特殊工藝和設備,在 PCB 同一側一次性完成通孔元件和表面貼裝元件焊接的先進技術。該技術最早由西門子等公司推動,初衷是為了簡化生產流程,減少設備投入,并提高焊點一致性。
? 簡化流程:省去波峰焊環節,減少工藝流程與設備投資;
? 提高焊接質量:回流焊熱控制更精確,避免虛焊、橋連等缺陷;
? 兼容混裝設計:特別適合高密度、多類型元件的 PCB 組裝;
? 環保與成本優化:減少助焊劑使用,降低清洗成本和環境污染。
通孔回流焊對錫膏印刷要求極高。需采用厚度大于等于 0.18mm 的鋼網,并對通孔焊盤開口做特殊設計:
? 開口尺寸通常比焊盤大 10%–20%;
? 可選擇階梯鋼網或局部增厚設計,確保足夠錫量;
? 錫膏類型推薦選用 4 號或 5 號粉,粘度在 800–1200 kcps 之間。
通孔元件插裝需注意:
? 元件引腳長度建議超出 PCB 板面 0.5–1.0mm,過長易導致錫珠,過短則影響焊點強度;
? 推薦使用帶視覺定位的自動插裝設備,提高位置精度。
THR 工藝的回流焊溫度曲線需兼顧通孔和貼裝元件,具體參數設置如下:
溫度區間 | 關鍵參數要求 | 目的 |
預熱區 | 升溫速率 1–2℃/s | 使錫膏溶劑適當揮發 |
浸潤區 | 溫度維持 140–160℃,時間 60–90s | 保證通孔內助焊劑活化 |
回流區 | 峰值溫度 235–245℃,高于液相線時間 50–70s | 確保通孔內填錫充分 |
冷卻區 | 降溫速率 3–4℃/s | 減少熱應力 |
通孔焊接所需錫量遠超 SMT 焊點,為滿足錫量需求,鋼網開口常采用以下設計之一:
? 圓形或方形陣列開口:通過增加開口數量,提升錫膏釋放量;
? 釋放槽設計:在焊盤周圍增設輔助釋放孔,優化錫膏流動;
? 多臺階鋼網:使通孔區域鋼網厚度大于其他區域,直接增加該區域錫膏量。
通孔內填錫對熱風穿透力要求較高,需重點關注以下參數:
? 設備選擇:推薦使用強制對流回流爐,風速可調范圍需覆蓋 15–25 m3/min;
? 溫度均勻性:爐內溫度均勻性需控制在≤±2℃,確保通孔區域熱量充分滲透,避免局部溫度不足影響焊接。
? 標準要求:通孔元件焊點應滿足 IPC-A-610 Class 2/3 標準;
? 填錫率指標:填錫率須大于 75%,理想狀態下達到 100%;
? 檢測手段:推薦通過切片分析、X-Ray 檢測等方式,直觀評估孔內焊接質量,及時發現潛在缺陷。
? 成因:錫膏涂抹過量,導致多余錫膏在回流過程中形成錫珠;或回流升溫速度過快,錫膏內溶劑快速揮發沖擊錫膏,引發錫珠問題;
? 對策:優化鋼網開口尺寸與形狀,減少多余錫膏;調整預熱階段溫度參數,降低升溫速率,讓溶劑平穩揮發。
? 成因:鋼網設計不合理導致錫膏量不足;或回流爐熱容量不夠,通孔區域溫度未達到理想焊接溫度,影響錫膏流動填孔;
? 對策:增加通孔區域鋼網厚度,或優化開口設計提升錫膏量;適當提高回流爐峰值溫度,或延長回流區保溫時間,確保錫膏充分熔化流動。
? 成因:元件插裝過程中深度控制不一致,部分元件插裝過淺;或元件引腳成型尺寸不統一,導致插裝后引腳露出高度超標;
? 對策:規范元件成型工藝,統一引腳長度標準;采用帶深度定位功能的自動化插裝設備,確保插裝深度一致。
盡管 THR 與選擇性焊接同屬先進焊接工藝,可應對 PCB 混裝需求,但二者在適用場景、焊接方式上存在顯著區別,具體對比如下:
對比維度 | 通孔回流焊(THR) | 選擇性焊接 |
適用 PCB 類型 | 同一面同時存在通孔元件(THC)和表面貼裝元件(SMC)的 PCB | 雙面混裝且通孔元件(THC)僅分布在一側的 PCB |
焊接方式 | 一次性回流焊接,完成所有元件焊接 | 采用焊波局部焊接,針對性處理通孔元件 |
效率特點 | 流程集中,適合批量生產,效率較高 | 局部焊接,靈活性強,但批量生產效率低于 THR |
通孔回流焊技術憑借高效性與可靠性,已在多個領域廣泛應用:
? 汽車電子:如發動機控制單元(ECU)、LED 車燈驅動板等,對焊接穩定性要求極高的產品;
? 工業控制:PLC(可編程邏輯控制器)模塊、電力驅動板等,需兼容多類型元件的設備;
? 通信設備:高端路由器主板、基站信號處理板等,高密度 PCB 組裝場景。
隨著電子制造技術的不斷升級,THR 工藝將向以下方向發展:
? 與自動化技術深度融合:結合高精度自動插裝設備,進一步提升元件定位精度與生產效率;
? 適配先進封裝技術:針對三維堆疊封裝(3D Stacking)等新型封裝形式,優化工藝參數,滿足更復雜的焊接需求;
? 綠色化與智能化:研發低助焊劑、無鉛環保錫膏,降低環境影響;同時引入 AI 視覺檢測、大數據分析等技術,實現焊點質量的實時監控與工藝參數的智能優化。
通孔回流焊(THR)作為表面貼裝技術(SMT)與通孔插裝技術(THT)融合的關鍵工藝,不僅大幅簡化了 PCB 混裝生產流程,還顯著提升了焊接一致性與產品可靠性。對于電子制造企業而言,成功實施 THR 工藝需從鋼網設計、錫膏選擇、回流爐參數調控等多方面系統規劃,同時結合 X-Ray 檢測、切片分析等質量管控手段,確保焊接質量達標。在汽車電子、工業控制等對可靠性要求嚴苛的領域,THR 工藝已成為實現高效、高質量 PCB 混裝生產的優選技術路徑,未來有望在電子制造行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。了解更多歡迎聯系(IPCB)愛彼電路技術團隊